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鲊埠回族鄉,是益陽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目前全鄉共有回族同胞近萬人。

多彩鲊埠(盧靜 供圖)

鲊埠回民三棒鼓。在鲊埠回族鄉,還流傳一種走唱藝術,一個小鼓、一面銅鑼、三根木棒、三把尖刀,表演時由一人或兩人打鑼擊鼓,一人或兩人邊唱邊耍棒或刀、叉!叭艄摹痹谔茣r稱“三杖鼓”,明洪武年間由益陽蘇姓回民遷徙傳入鲊埠回族鄉。

近年來,鲊埠回族鄉扎實開展各項非遺項目進校園、進鄉村活動,切實保護傳承回民武術、三棒鼓等特色民族文化,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截至目前,全鄉共有省級非遺1項,市級非遺4項,縣級非遺1項,獲評“益陽市第一批市級非遺村鎮示范點”,其中“回民武術”被確定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鲊埠牛群(盧靜 供圖)

鲊埠回族鄉持續推進“鲊埠牛肉”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精心打造五香牛肉特色餐飲,全力推廣鲊埠牛肉和“全牛宴”。全鄉近500戶家庭直接參與鲊埠牛肉生產加工與銷售,年銷售額超1億元,“鲊埠!逼放浦群兔雷u度不斷提升。

鲊埠回民五香牛肉制作技藝始于明代,聞名于清代,據《湖南回族百年》等相關文獻記載,清光緒年間,鲊埠回民李國安在長沙開辦李合盛餐館,其主營的五香牛肉及牛中三杰響遍三湘,載譽四方。2019年鲊埠回民五香牛肉傳統制作工藝被評定為“桃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細木板生產基地(盧靜 供圖)

鲊埠回族鄉是中國南方最大的細木板生產基地。在面積不大的鲊埠回族鄉,規模細木工板企業竟然有20多家;孛裢瞄L經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勤勞的回民到山東等地打工,發現木材加工產業市場前景好,便回鄉引進這項加工技術,讓木材產業成為當地人民發家致富的產業。

高峰時期,該鄉擁有各類細木工板企業50多家。但曾經產品大多低端化、企業盈利長期維持在低水平。近年,鲊埠回族鄉黨委政府以市場為主導,對原企業進行了資源整合,淘汰環保不達標、技術粗放、發展空間小的企業。鼓勵技術改革創新,新增金秋木業、湘宏木業、協和新能源3家規模企業。目前全鄉規模企業達到11家,宏森新材入選國家第五批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和獲評湖南省小巨人企業。全鄉擁有省級名牌產品2個,擁有發明專利52項,實用新型專利91項。

據統計,2022年鲊埠回族鄉共完成工業總產值25.3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稅收收入2838萬元,同比增長18.2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億元;人均純收入達3.5萬元;人均GDP突破11萬元。(盧靜 曾。

編輯:李芳森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